close

9789575228187.jpg 

心靈是需要被餵養的如同我們每天必須吃進那些東西一樣

吃飯時總是狼吞虎嚥而無法細細咀嚼領略食物的口感,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吃了什麼。那天跟阿法討論到為什麼我們總是瘦不下來,原因大概就是跟出隊一樣如同作戰般的吃飯方式,還有搭配著電視的壞習慣。難以改變長久以來的習慣,不知道要怎樣緩慢的、專注著的面對所食為何物,優雅精緻的吃,更別說讓身體去適應那些食物進而吸取所含的養分了,當然也常常失控的在吃到飽時囫圇吞棗,看到什麼就塞什麼。

蔣勳說 : 我們應該要試著緩下自己的腳步,少吃一點,吃好一點,並學會等待,等待一道食物用繁複的手工步驟細心料理,才能體會到食物裡的情感,才能活得更舒適,並用這樣的態度面對生活上所有的事情。

心靈方面亦是。

資訊大爆炸、社會價值觀混亂,而忙碌追求所謂的快樂或金錢的同時,好像忽略了心,也許正飢餓著。記得小學的時候,沒什麼功課壓力,悠閒的漫步在公園回家,吃完飯,就開始畫畫、看書或是悠游在音樂聲中,國中開始升學壓力慢慢浮現後,開始一個一個的把這些東西丟在人生的路上。但那階段,似乎也正是對生命有所疑問的時候,少了那些關於文學、音樂與藝術方面的補給,我常常會給自己好多問題,只是好像都找不到解答。最近生活空了不少,開始找東西填補,終於發現自己對於未知的這些美好,竟有如吃到飽般,想大口的把文學、音樂、電影、藝術通通塞到腦子裡,就如同飢荒已久一樣,當下的飽足不言而喻。生活中難免遇到一些難以跨越的事情,而那些蘊積的養分,那些概念、詞句、影像,在與現實連結後,竟慢慢修補了心靈或甚至讓它變得強大到足以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我想下一歩,應當是要好好的慢慢的去體會每個字句或是圖像背後代表的意義,而非過目即忘 ; 應該知道如何找到自己關注的焦點,而非盲從跟著排行榜裡那些潮流。而被物質豢養大的心,也必須時常被提醒著,慾望追求無盡,一昧的根別人相比,永遠都不會快樂。

蔣勳說 : 有自信的人,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一種充滿而富足的感覺,他可能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會覺得羨慕竟而歡喜讚嘆,但他回過頭來還是很安分的做自己,無慾無貪的活在快樂的滿足中。

他的書裡還提到,當整個社會的思想都在消費型態中一面倒的時候,似乎就會忽略精神方面的重要性,而無法平衡則會引導出不健康的生活。古些時候有老、莊等人的哲學思想﹔在已高度開發的國家有左派思想、聯合制衡的制度,現在好像沒有那樣的聲音出現,而一元的文化勢必會導致許多的問題。

但所幸,週遭越來越多這樣的聲音,對某些產業的發展開始抑制進而抗爭,避免那些對環境的危害,只是政府在財政吃緊及選票壓力下,仍執意的去破壞開發,想要用最快的速度讓經濟更繁榮讓選票得以固守。以前只是冷眼旁觀者認為這些事情都無關於我,後才來發現,這些決定是確確實實的在未來對在島上的所有人都有影響的。

在愛情裡的人們總是顯得鑽牛角尖而小心眼,結束時則帶著憤怒、怨懟。但他說 : 應該要重新考慮自己愛情的聖潔與崇高性,愛情的本體是在我,既然在我的生命裡面,愛情已經完成,我所得到的歡愉、圓滿的部分,都將伴隨著我的一生不會褪色,至於結局是什麼,不需要在意。如果我們在這秒凝視著一朵美麗的花,在下一秒把視線轉移到天上飄的白雲,那把人的事情放到自然的規則裡去看,是否能更海闊天空?要相信自己本身就有強大的吸引力,而給對方充分的空間,這真的需要智慧。或許在這其中感到迷惑時,有了這些文字的引導,經過的會快些。

書裡還提到了好多好多以前沒有仔細去思考的問題。

為什麼我們要讀文學?因為我們因而能關注人生的過程而非結局和答案。

為什麼我們要讀神話?因為少掉了它們,文明會少掉了豐富,少掉了對宇宙更大的好奇。

為什麼我們要有信仰?因為我們要透過信仰反省自己,了解自己有多貪心多賴皮多恐懼,讓自己學會謙悲。

為什麼我們要學會思考?因為精神上的富足才能從自己身上找到力量,而非在遭遇任何變故挫折時茫然 ; 或甚知要透過明辨的過程去判斷如何參與社會成為一個成熟的公民,而非輕易的被媒體煽動。

為什麼要閱讀那些經典?因為經過時間淬煉後的文字總能讓我們有個判斷處世的依歸

 

我想藉由閱讀而找到自己的歷程是無止盡的,要不斷和自己對話,不斷的對書本提出問題,用自己腦中的知識和作者辯論,從而獲得更多學問,然後在面對生活不同的問題時,有解決的方法或是盡量用更寬容的態度面對。

不管是一本好書、一首好歌、一部好電影、一次旅行、一個好的作品或是一個信仰,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補給品,在生活中慢慢的吸收養分,才能在絕望挫折時找到復原力,才能培養面對人生的最重要的態度,才能反思,才不枉為人。

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建立起人生的態度及價值觀後,永遠不要忘記最親愛的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betha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