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機場搭了約一小時巴士(20000盾)到達Jalan Jaksa附近,此地被譽為印尼版考山路。
Lonely Planet對於這裡的交通特別警告了大家一番,看來十分恐怖,果然一下車,實線全開而且紅綠燈似乎不太管用的交通,加上此起彼落的喇叭聲,此時只能乞求老天保佑連滾帶爬戒慎恐懼的過馬路。
好不容易到達Jalan Jaksa,果然如我們所料,旅遊書推薦旅館全部客滿,此時,疲憊不堪的大家遇到一個看來十分好心而且竟然講中文的大哥去看看他們的房間,似是偏僻但通風良好且有衛浴冷氣價格便宜(350000盾/兩房),二話不說放下行李,覓食去。
沿途經過難得一見的7-11,葉花告訴我們很多東南亞的7-11都有咖啡調味服務,自己可以手動加上榛果、酒類飲料增加風味,但是,自己調的後果是超級難喝!!
這絕對不是網咖
是我們設為據點的麥當勞,裡面有免費wifi、高級座椅、舒適冷氣可以放空查資料,24小時,真的很想今晚就住在這。
葉花說東南亞的麥當勞都有賣粥,滋味不差但在麥當勞吃到還是有點怪怪的
海綿小弟不停在跟我們玩捉迷藏
早上看來很ok的旅舍晚上回去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正在齋戒月的穆斯林夜禱聲如雷、旅社房間一打開竟然就是街道、門把是喇叭鎖、床單不知道幾年沒洗了發出陣陣霉味,一整夜在戒慎恐懼又把全身包緊緊的狀態下睡著。
隔壁的萱跟Grace一大清早就去搜尋新的旅館了,她們幾乎被嚇到整夜沒睡!
然後傳來好消息,隔壁被評鑑為背包客街最佳的HOTEL 35有位置了,但大家花了很多時間與昨天的掮客黃先生斡旋,昨天和藹可親今天聽到要退房馬上翻臉不認人。最後他勉強同意退還昨天繳交的部分款項,終於可以逃離這裡了天啊!
其他人吃的早餐,混合米粉、麵條、炸物,據說又是十分美味,但我睡死了!
HOTEL35相比之下簡直是天堂,免費的早餐吃到飽、獨享的陽台與氣派的會客廳!價格稍貴些,一晚約300台幣。
雅加達景點不多,依我們腳程可以走到的地方,大概是MONAS(國家紀念碑),是雅加達最有名的地標,137米紀念碑坐落於默迪卡廣場的中央,要走好長一段路才能到主建築體。
地下室內有很多不同的展覽櫃,描繪印尼歷史上戲劇性的故事。(入場1000盾)
嘖嘖 太無聊又在睡
搭點梯上瞭望台上可以遙望雅加達市繁榮的景色。(另外加收3500盾)但似乎和台北一樣,高樓大廈的一旁仍有無數鐵皮屋,城市風景老實說不甚美麗,疑似空氣汙染讓整個城市籠罩在霧中。
個人覺得這是跟中正紀念堂一樣的地方,是指標性建築沒錯,但來到印尼沒來過這兒其實也不會有任何遺憾。
然後我們來到附近的清真寺,本來只想拍拍外觀,但門口一位穿著得體且面容和藹的先生,指著FOR FREE的牌子告訴我們可以免費導覽參觀,我們穿著穆斯林的傳統服飾被帶領進入三樓參觀。
先生仔細為我們解說建築形式、各式符號在伊斯蘭教所代表的意義,參觀的同時是齋戒月,下面大廳躺了一堆正在冥想的人。
本來很歡欣的覺得遇到好人還了解到伊斯蘭更多資訊時,突然他拿出捐款箱問我們願意捐出多少錢,看在他熱心導覽上想說就一人給個幾千盾好了,但看到這樣價錢的他臉色馬上變了,指責我們說參觀的衣服需要洗衣費,五個人至少要25000盾。
聽了怒火中燒,如果在事前有告訴我們這件事情,還可以考慮要不要進來,但他這樣的態度,儘管是小錢,但仍然覺得很不開心。Grace更是率先說出:「We feel regret to come here because of your behavior.」,在我們強硬拒絕並離開後,他把錢丟還,甚至還邊謾罵快步走向門口的我們,此時對這城市益發失望了起來。
心情極差的大家即使走到了Catholic Cathedral天主教聖母教堂,仍未平息怒火。
儘管天主教堂建築是如此美得令人讚嘆。
回Jalan Jaksa的路程是如此遠,只能在這兩小時且未吃中餐的腳程中苦中作樂。
還是只能回到麥當勞點了一堆垃圾食物彌補受傷的心靈。
四點過後,麥當勞的布簾拉起,街上擴音器的祈禱誦經聲開始時,齋戒月的大家好像餓了好幾天一般,路上一排排的路邊攤,老闆忙碌的準備食物,餓了一天的顧客們桌上疊了好幾盤飯菜,這城市好像又活了起來,好像一場盛大的嘉年華會。
但有本書上觀點很有趣,提及:現在的人認為禁食是一種懲罰,覺得在白天受罪,到夜晚會有種補償心態而想要大肆慶祝一番。
但當年穆罕默德定下齋戒月的原因是想要讓人民體驗飢餓的感覺,進而知道在世界上還有人是一年到頭都在飢餓中度過,先知要他們的人名記住那種飢餓受難的感覺,因而對周遭的人產生同理心,願意與人分享食物的,尤其是在齋戒月的時候。現在演變成這樣,我想是始料未及的。
應景的跟著吃了路邊攤,第一次吃到超鹹地雷,好恐怖!
隔天被穆斯林早禱的聲音吵醒,開始雅加達公車初體驗,拿著地圖往公車站Central Senen走,無論何時雅加達的車陣都是如此的迅速混亂。
買了票後,坐著偽捷運的公車往日惹女孩推薦的Ancol Dreamland樂園,位於雅加達北端,據稱是印尼的迪士尼,園內各項遊樂設施一應俱全,且是採取一設施收一次費用的方式付款。
但是,花了5800盾入園後,坐著遊園車的我們竟然不知道要去哪裡,被六福村跟劍湖山寵壞的我們,看到這些只覺得無聊,結果竟然就做回出口了…,為了不辜負門票錢,硬是在門口虛假的做做樣子拍照。
接著走了一個小時的路到哥打區(KOTA),途中經過的街景令人懷疑自己是否身處都市,嘈雜的人群、低矮鐵皮屋、開拼裝車攬客的司機、乞討的人們,一路上的沙塵、氣味、烈日都令人感到頭暈目眩。
途中經過好多華人聚集的商場。
哥打區(KOTA) 是由荷蘭人命名,歐洲的水手稱這里為“亞洲的寶石”,當時候曾因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而成為一時風光的商業中心。
我們在這裡尋找著過去被荷蘭殖民時的種種。
先到了郵局寄明信片,可能是怕被騙慣了,一看到經理出來告訴我們去哪買郵票、要投到哪個郵筒裡,都不由得防備心很重。
最後前往貴婦以及外國旅客都推薦的巴達維亞咖啡廳(Cafe Batavia),坐在這家荷式風格的咖啡廳裡悠閒地享受咖啡,猶如身在歐洲的某一個角落,但驚人的消費跟台灣差不多,一杯讓我們安享午後時光的咖啡要價台幣140。不過店內的布置的確精緻典雅。
有空坐下來時 ,必定是在查地圖
最後搭公車到高級mall區採購(只能去超市買零食),一趟半小時的車程把我們從城市裡最貧窮之處帶到最高級奢華的地方,貧富差距果真如此之大,處處高樓林立,要不是周遭都講著印尼話,不覺得這裡是印尼。
旅程在Starbucks,即Grace的生日中結束,希望她能不計較我們一貫的過生日方式,簡單樸實、沒有蠟燭,只有祝福。
不禁又要問,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究竟這樣的連鎖店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熟悉而安全的感覺,還是統一制式的無趣,而那些有著各自特色的小店,是否還能有生存的空間。
不過這樣的探索,在接下來的越南、緬甸消失無蹤,近乎鎖國的商業模式,反而保留了許多不同選擇的趣味。
P.S.同場加映文青日
有天葉花看到我一堆綠色的衣服問我要不要乾脆整天穿著綠色的衣服逛雅加達當一天的文青,打賭一塊錢美金!
馬上答應!!
現在看來覺得很糟耶!怎麼這麼沒人格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