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jpg 

衝著台北電影節跟金馬獎得獎無數的名號去看了第四張畫對畫對劇情、對影史上最小的影帝、對戴立忍都懷抱的一些期待。只是在查電影放映時刻時失望的發現,其實這樣的題材好像真的無法引起共鳴,本打算星期五去看的,但是星期四就是最後放映日,算起來放映日期大概才兩個禮拜而已,而同場竟只有四人。重要是其實我也無法克服那種若是約了其他人,最後看完他人失望或是無法理解的那種尷尬,所以選擇獨自赴看。

 

導演鍾孟宏之前的「醫生」,雖已經過數年而不太有印象,但對他陰暗及充滿內心對白的拍攝風格有著模糊的記憶。第四張畫如是,在看過了幾部唯美風格的國片「聽說」、「一頁台北」、「三十六個故事」後,在其他導演用自己的鏡頭詮釋出台北美好生活的片段後,第四張畫突然以強烈的灰暗風格鏡頭置換出台灣最低下階層的生活方式,那是我們最不願意也不想去正視的部分,但活生生的在你的我的他的周遭上演。大概類似美國夢的繁榮及充滿華服跑車別墅草坪之外,也有充滿暴力衝突貧窮跟髒亂的美國景象那樣,只是我們好像都習慣偏向好的那面去看待世界。

 

整部劇情由四張畫貫穿,第一張畫引出與父親的別離,他在空無一物的家中沙沙的用鉛筆畫出連張遺照都沒有的父親畫像,諷刺的是吹西索米的他日日幫別人送行,而走的時候卻是如此。面對父親的逝去,小小年紀的他好像過度成熟的自己一個人吃飯、畫畫,沒有哭也沒有鬧,冷靜的幫爸爸洗著他唯一的一件衣服。這段劇情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飾演校工的金士傑的演出,出乎意料的他對於小翔的處境感到同情但卻非順從其意反而嚴厲斥責,一個揮桌掉飯的舉動無非是希望他別擺出那種憐求他人悲憐的表情,還是得從逆境中找到可掙扎求生的意念。於是他們展開祖孫般的生活。

但不料多年前遺棄他的母親卻突然出現。面對生活感到無奈的母親,痛失摯兒而無謀生能力只能鎮日在酒店賣笑陪酒﹔同樣的負著罪惡而無法揮之因而眼神憂黯的繼父,而飾演繼父的戴立忍負著讓人感到不寒而慄的神情及用最沉穩的話語面對空蕩蕩的房間喃喃說出:「我知道你在這裡,別以為我會害怕」還有對小翔的話語肢體威脅,但對比起他們剛生出的女兒,鏡頭轉向她無邪的睡容及父親的慈愛逗弄,令人感到無限的衝突與不協調。第三張畫是小翔夢中出現的哥哥,他在長長的堤防邊不停的走著,不知道要告訴他些什麼…是他真的走失了,還是另有隱情…

第二張畫中出現了好朋友的特徵,他是小翔在面對冰冷家中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他帶著小翔到處偷搶拐騙,雖是真心的稱兄道弟想要幫助他,但最終並非正途,我只記得影片最後小翔看到他殘破的家中、盲眼的弟弟,最後跑著離開的那個片段。而老師也在看到這張畫後給予關切,但終究無法給予實質上的幫助,在震驚於他媽媽那樣不同的生活方式後,只能選擇放棄,因為這樣的不同終究令人難以理解。退休後的校工也來拜訪小翔,他用閱人無數的眼睛告訴小翔,你的繼父不是什麼好人,要躲的越遠越好,只是他好像預知道小翔的未來般,但也愛莫能助

影片在最後一張自畫像中結束,導演也許想要帶出令人反思的問號,究竟這樣子的小孩還有每年一百位的失蹤人口中,我們是否能試圖的想出辦法來給予幫助,還是也只能感嘆這是這個社會的一部分而已呢?而在學校中最弱勢的、被同學遺忘的老師放棄的那些族群,最後會變成怎樣呢?這樣心情沉重的當下,突然又覺得好萊塢的電影親切多了不是,因為太真實而無力解決反而令人不知所措了
     

畢曉海演的主角個人是覺得普普,或許是覺得他是個小孩所以可以輕鬆詮釋,得了最佳男主角有點扯。戴立忍演的繼父,簡直就是太精采了,只要有眼神就足以令人不寒而慄,產生由內而生的恐懼。納豆也要給他拍拍手,從囧男孩的銅像愛妳一萬年的女房東到這部片的小混混,進步很多戲份也變很多,希望哪天可以看到他演正經的角色一定很妙其他配角也都演得不錯,重點是劇情刻畫深刻,畫面精準到位,值得一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betha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